開始走下坡路的企業,第5個特徵最重要
疫情未絕,受其影響有不少企業似乎走到窮途。但是,卻又還有一些企業不僅未受很大的衝擊,反而逆流而上。
那麼,那些走下坡路的企業究竟有哪些主要特徵,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步它們的後塵?
突然開始嚴格考勤
考勤是任何一個公司最基本的績效,但是它絕對不應該佔據主導地位。如果一個標榜「人性化管理」的企業突然嚴抓考勤,那麼不出意外就是公司經營管理出現了問題,遇到了難關,急需一些釜底抽薪的挽救手段。
因為企業文化是公司的精神核心,原本以「人性化」主導的企業驟變成為嚴格的各種考核,肯定會極大程度影響員工的思想、效率和工作狀態,這點管理層也是心知肚明。而即便如此也要推行「嚴政」,那必然就是最後一搏,通過傳導施壓來尋得發展的生機。
核心管理層頻繁變動
企業的穩定是發展的前提,所以無論是一個地方還是一個公司,核心管理層都不能頻繁變動。就比如一個地方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主政人的思路。而一個好的發展思路,需要有足夠堅定的貫徹意志和足夠長的時間來落地實行才能有一個好的成效。如果主政人頻繁變動,那麼任何一項發展戰略都難以得到延續,發展的方向必然也左右不定,最終拖累地方財政。
經營企業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因而企業核心管理層頻繁變動可以說是企業最危險的信號。試想,前一個領導層的決策還未真正實施,很快又被另一個領導層的另一套方案取代,這無疑是耗費資源的同時還做了冗餘的工作。這樣的企業其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管理流程繁瑣低效
清晰地上傳下達和照章審批,可以做到責任到個人,也可以使企業的管理井然有序。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如果事無鉅細都需要層層審批,那必然會增加員工的辦公耗時成本。企業的發展從來都是要順應市場的發展,任何決策都有它的實效性,一個繁瑣而復雜的審批流程絕對會起到“拖後腿”的作用。
假如企業各項工作的審批環節開始越拉越長,這很明顯就是公司發展遭遇困境的表現。如此臃腫低效的審批流程,可以說是無視了員工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同時還無法適應市場的多樣性變化,最終導致整個企業的僵化,從而被市場所淘汰。
留不住人才
都說發展是硬道理,而人才就是發展的核心。無論在什麼行業、什麼領域,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競爭力。
這裡再舉個簡單例子,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之所以能不限學歷和學校,並以超過百萬的超高年薪聘請應屆畢業生,看中的正是這些人才在自己精通的領域的硬實力。
所以如果企業開始出現人才大量流失, 企業主留不住人才時,這個公司注定會缺乏核心競爭力,無法與其他人才濟濟的企業相抗衡。
沒有成立離岸公司,沒有開設海外賬號
如今經濟領域競爭激烈,企業經營成本也不斷攀升。所以在全球市場中一個企業如果還只是守住自己的方寸土地,還不進行業務區域的拓展,則必然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而這個時候如果選擇成立離岸公司,開設海外賬號,不僅能夠完成稅務的合理規劃,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還能夠拓寬企業發展道路,增加企業的國際知名度。這無論是對資產保護還是企業融資都大有裨益。
所以假如一個企業固步自封,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也不願意嘗試打開海外市場的話,那麼它也未必能在未來的市場中有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銀行通常只給成立超過一年以上的公司開賬戶,所以未雨綢繆吧!
from WordPress https://ift.tt/vNbIH5g
via IFTTT
留言
發佈留言